人通过神经元控制身体各组织器官,会产生生物电信号,这种信号中载有人的行为信息,能够直接反映人的意图。科学家通过解码人体生物电信号,从而试图识别人的“意念”,进而让机器按人的想法工作——这方面研究已成为人机交互研究的热点之一。
目前来说,广泛关注的生物电信号包括肌电(Electromyography,EMG)、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以及眼电(Electrooculography,EOG)等。
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科学家一直在开发脑机接口。主要应用是在瘫痪的患者或截肢者中使用神经假体。由大脑活动直接控制的假肢可以部分恢复失去的运动功能。这是通过解码用电极记录的神经元活动并将其转换为机器人运动来实现的。
运动功能是所有行为的核心,它使我们能够与世界互动。因此,用机器人假体代替失去的肢体是许多研究的主题,但是成功的结果很少。这是为什么?在此之前,脑机接口主要依靠视觉感知来操作:通过观察机器人臂来对其进行控制。因此,信息在大脑和机器之间的直接流动保持单向。然而,运动感知不仅基于视觉,而且主要基于本体感受,即肢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的感觉。“因此,我们问是否有可能在脑机接口中建立双向交流,同时读出神经活动。